前几天去朋友家吃饭,因为今年倒春寒,天气一直凉飕飕的,我就提议煮个黄酒喝,一听说煮黄酒,几个朋友都来了兴趣,但是去哪里找黄酒呢,超市里也没有卖的,网上买也来不及呀?
我说你别急,厨房里就有,于是我就去他家厨房翻出来半瓶花雕,又去楼下超市买了两瓶,放了几块橘子皮、几块苹果和冰糖、姜丝,简单煮了一下,热腾腾的一喝,晕乎乎的都说好喝。
有人看了就感觉奇怪:花雕不是做菜用的料酒么,咋成了黄酒了,也能喝么?懂黄酒的肯定不会这么问,如果你也好奇,那就是你不懂了。
白酒分香型、葡萄酒分种类,其实黄酒也分类型,比如加饭、元红、善酿、香雪等等,只不过中文博大精深,加上黄酒文化的失传,大部分人对黄酒文化一点概念和印象都没有。
黄酒除了可以直接喝,也可以用于烹饪,通常大家用的料酒,是在黄酒的基础上加入一些调味料,配料除了粮食之外,还有很多香料或者添加剂,专门用于烹饪的。但是花雕原本就是黄酒,配料基本只有糯米、黄米、小麦,前者只能用于烹饪,后者同时也可以直接饮用。
既然黄酒这么好,咋就消失不见了呢?这还真怪不得黄酒,这跟中国的整体社会发展是有直接关系的。
白酒和黄酒,其实是前世今生的关系,跟西方的葡萄酒和白兰地一样,黄酒蒸馏后就是白酒,没有几千年黄酒的历史,也没有今天白酒的发展。
解放后,五六十年代穷成什么样,大家可以问问老辈人,饭都吃不饱,哪有粮食酿酒,但是白酒不仅可以用粮食,什么红薯、土豆、甘蔗渣、玉米杆都行,不仅节省粮食,出酒率又高,中国人做事都是大刀阔斧,黄酒秒变小众酒,习惯一直保留至今。
如今经济好了,粮食问题解决了,不仅白酒陆续回归纯粮酿造,黄酒复兴的日子其实也不远了,毕竟作为世界三大古酒,黄酒不能眼睁睁看着啤酒和葡萄酒发扬光大,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时,也是白酒走向世界之日,更是黄酒复兴之日。
相比于黄酒,白酒香型更好区分,以茅台、泸州老窖、汾酒为鼻祖,作为三大基础香型:酱、浓、清,除了这三大元老之外,也有很多实力很强的白酒,品牌不大,但是性价比很高,比如下面这几款,你喝过么?
小角楼浓香酒的大本营在四川,酿酒基础非常的成熟,由于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,山多、水多、气候适宜,每一款白酒单独拿出来战斗力都很强,小酒楼虽然不及泸、五、剑品牌出彩,但是品质和性价比更高。
小酒楼在后期的酒体调制上,人才技术实力不如大品牌,但是正因如此,保留了浓香酒传统的风格,粮曲香醇厚、纯正,窖香优雅突出,诸香掺杂在一起,非常的协调,相互衬托之下,真的是香浓馥郁,满口留香。
坤酱台酱香酒的大本营在贵州,核心产区在茅台镇,这款酒大家应该也不陌生,尤其是喜欢酱香酒的老酒友,历史虽不足百年,但也有半个多世纪,老酒厂不仅品质放心,一百多的价格至少保持了十几年,也是让很多老酒友一直在喝的原因。
自从前几年包装升级之后,坤酱台无意中在酒席、婚宴市场火了起来,一是价格符合大部分老百姓的预期,而且酒质不降反升,将窖藏时间由3年提至6年,为品牌下一步布局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这款酒一打开就是满满的老酒香,曲香、酱香、陈香浓厚馥郁,绵、柔、香、醇,回甘留香,尤其是醉酒度低,别看是53度,不上头醒酒快,如果真能喝得懂白酒,基本都是回头客。
杏花村清香酒的大本营在山西,而山西清香酒最正宗的产地在杏花村,这款酒应该不用多提,读过小学的朋友应该都知道:美酒何处寻、直奔杏花村。
其实杏花村跟汾酒是一家,大家都只记得后者,却忽略了前者,作为传统的大曲清香酒,杏花村有着汾酒的灵魂和基因,如果汾酒喝麻木了,那就试一试杏花村,清、香、爽、劲,才是传统清香酒该有的味道。